為綜改試驗融智——經濟發展的“智多星”
國開行山西分行是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領導組中的唯一一家銀行機構,承擔了對綜改試驗區金融政策、山西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高校新校區融資方案的研究任務,向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多份規劃咨詢報告。先后與太原、臨汾、晉城、運城、朔州、晉中、大同、呂梁等地市政府進行發展思路和規劃對接,促進“十二五”規劃落地實施,受到地市政府的高度評價,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多星”。
創新發展思路:2010年7月29日全省領導干部大會的召開后,開行山西分行立即組織研究以開發性金融服務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思路與措施,主動與政府思路對接,積極提供高端規劃咨詢,圍繞煤炭、鐵路、電力、水利等行業進行專題研究。在全面分析省委、省政府發展制定的戰略決策和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結合分行業務發展規劃,起草完成了上報省委領導的專題報告,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專門邀請開行總行領導前來山西舉行高層會談,雙方簽訂了“十二五”合作協議,使開行與山西的銀政合作提升到了新水平。省直各單位、各地市、企業紛紛邀請分行出謀劃策,分行在山西的影響力大大增強。
在此基礎上,分行進一步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分行行長王雪峰帶隊多次赴運城、晉城、朔州、晉中等市進行開發性金融宣介。圍繞全省“十二五”規劃布局,結合各地市實際情況和開發性金融“融資”、“融智”優勢,先后提出太原打造青山綠水、文化名城、工業新城的城市形態,臨汾“百公里汾河新型工業城市生態走廊”、晉城“三點一線一走廊”、運城“兩區兩湖一招商”、朔州“一體兩翼六個增長極”、晉中“北連東接西承”、呂梁“兩區兩城一基地”、忻州“一點二基三門戶”等發展思路建議,受到地市政府的熱情歡迎與高度評價。
創新工作機制:2011年,分行通過不斷創新與完善運行機制與管理體制,將開發性金融的理念和實踐與國家關于政府融資平臺清理的有關要求相結合,在山西銀監局的指導和幫助下,堅持“在發展中逐步規范,在創新中加快發展”,在規范融資平臺的同時,不斷創新融資模式,推動平臺公司做實做大做強,促進融資平臺成為專業化、市場化、規范化運作的法人主體。利用融資平臺加大對校安工程、保障性住房、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等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保持了融資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截至2011年,分行共與94家政府融資平臺合作,余額合計577.9億元,2011年全年融資平臺累計發放貸款105.86億元。
在中小企業貸款的機制建設中,分行形成具有開發性金融特色的中小企業業務開展方式,積極創新機制進行流程再造,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管理。比如,與方略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其保稅物流延伸項目為全省轉型綜改試驗區產業轉型十大標桿項目之一)合作打造中小企業統貸平臺,創新信用結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此案例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又比如,與團省委合作,創新搭建統貸平臺支持青年創業貸款,有效緩解了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支持小額貸款公司從事中小企業貸款服務。與晉中市、朔州市、忻州市、運城市等簽訂了一批《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戰略合作協議》。至2011年末,分行共支持中小企業200余家,2011年全年新增中小企業貸款32.2億元。重點支持了一批在科技、農業、物流等領域具有技術、市場優勢和良好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
在支持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方面,分行采取市場化的投融資模式,建設體現政府意志、治理結構完善、運作獨立、財務健康的企業法人。促進融資平臺同時成為借款平臺、項目法人和業主、銷售和后期管理部門,真正實現借、用、管、還一體化,做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積累資本、滾動開發”,提升了平臺的項目管理能力和投融資功能,增強了其自身造血功能,加強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了健康財政、健康企業、健康金融的互利共贏。
創新產業理念:積極發揮“錢袋子”、“智囊團”、“思想庫”作用,在全省首家上報貫徹轉型跨越發展思路工作方案,以《全面服務轉型跨越發展實現開發性金融與山西經濟社會一體化共生》為題向省委、省政府領導作專題匯報,同時就城市化發展、新型工業化建設、煤炭產業升級等“十二五”重點發展方面提出專題規劃研究報告。創新性地提出“城市化創造需求,工業化提供供給”、“通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搭建城市發展的框架,提升城市形態和品位”等城市化發展理念。在支持旅游業發展方面,提出了“以旅游集散地和旅游市場主體為抓手,加快旅游業發展,打造山西經濟社會發展新興支柱產業”的新理念,建議整合旅游資源、加強市場建設、構建本土旅游品牌、挖掘特色旅游文化,打造“大五臺山”,將五臺山景區作為山西省旅游業的重要門戶和集散地,帶動全省旅游業邁上新水平。在支持水利事業發展上,提出“水利既是重要的農業基礎設施,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