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紅霞
9月1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玫瑰園,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媒體發表聲明。奧巴馬當日發表聲明,對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同時命令美國駐世界各地外交機構加強安全防范措施。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也發表聲明,對襲擊事件予以譴責,對美方死亡人員表示哀悼。【圖片:新華社】 |
???????兩黨大會結束后,大選正式開局,如今已經過去一周,雙方都面臨著糟糕的局面。
???????對于奧巴馬而言,上周一芝加哥爆發的教師大罷工直接牽動了華盛頓的神經,這是 因為,首先芝加哥學區是全美規模第三大的公校系統。第二,罷工的緣起是教師不滿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Rahm Emanuel)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而伊曼紐爾長期以來一直是民主黨中心人物之一,在擔任芝加哥市長前,任白宮辦公廳主任。他的教育改革方案被認為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認可。第三,目前芝加哥教育主管部門為了應對財政困難,打算關掉100所公立學校,這可能會導致部分教師失業,等于給本來欠佳的就業狀況雪上加霜,會影響選民對奧巴馬政府的信心。
???????事實上,芝加哥是奧巴馬的家鄉,也是奧巴馬競選連任的大本營。 罷工事件對一直鼓吹教育的奧巴馬 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而給共和黨陣營攻擊的口實。 于是,羅姆尼立即發表講話,認為教師對學生不負責任,其罷工得到了奧巴馬的支持。
???????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和其他三名外交官遇襲身亡的消息12日傳到美國國內,引起一片嘩然,相關機構沉浸在悲傷和憤怒的情緒中。這次事件似乎喚醒了美國人對9/11恐怖襲擊的記憶,使奧巴馬上臺后對穆斯林和解的開羅演講以及他獲得的和平獎成為諷刺。
???????而羅姆尼卻估錯了形勢,過早地發表了譴責奧巴馬的言論,本來試圖給人們造成一種奧巴馬政府軟弱無能、無力保護美國駐外機構的印象,卻引起了美國國內上上下下的反感。外交問題本來就是羅姆尼的“軟肋”,此番表態到目前為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選民對他的印象。因此,很多人在議論起這位候選人的時候,開玩笑說他“總是選錯人(指在共和黨大會上安排好萊塢著演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講和提名極端保守的保羅?瑞恩作為競選搭檔)、說錯話。”
???????保羅?瑞恩在宗教界 一個名為“價值觀選民聚會”(Values Voters Summit)上采取了更加強硬的姿態攻擊奧巴馬不負責任,軟弱無能。這讓人感到當年支持布什的新保守分子有卷土重來的趨勢。
???????但是,如果奧巴馬的政策有點讓人們失望的話,面對羅姆尼更加強硬的姿態,選民會買賬嗎?
???????似乎,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