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資料圖片] |
??????? 我始終認為,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所有的成功只不過是因為你踏準了時代的節拍,但是外部環境變化非常快,你不一定總能踏準節拍。成為時代的企業就要不斷創新,不斷戰勝自我,才能在變化的市場上以變制變、變中求勝。
??????? 首先,探索“人單合一雙贏的管理模式”,就要讓每個人成為自驅動的體系。
??????? 自驅動的基礎是機會均等的平臺機制。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公平即和諧”。我們在創新實踐中以競單上崗和“官兵”互選給每個人以平等的機會體現其自身價值。
??????? 市場是動態的,一流的目標也必須是動態的,只有不斷整合一流人才,才能保證一流目標的實現。目前,我們在全球各地有5個研發中心,研發人員都是當地人,這些人不一定都是我們的雇員,我們和他們之間可以是契約關系。要整合一流的人才,就必須是開放的體系。而我們創造自主經營體就符合這個要求,因其具備自組織的兩個要素:引進負熵和正反饋循環。引進負熵是為了促進組織從無序到有序。在自主經營體中,負熵意味著一流的人才。正反饋循環即因果的正相關,“因”就是人,“果”就是市場目標。更高水平的人創造更高的市場目標,更高的市場目標再整合能力更高的人,能力更高的人再創造更高的市場目標,變成這樣一個良性的循環。
??????? 其次,從“正三角”到“倒三角”,就是要通過組織的動態平衡以自動應對外部變化的挑戰。
??????? 傳統“正三角”組織很穩定,但缺少活力。靜態的“倒三角”立不住,就像陀螺,必須要不停地轉動才能不倒。這就需要兩個力,分別是外驅力和內驅力。
??????? 外在驅動力來自用戶個性化需求,因此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創新。一般企業不是為用戶生產,而是為倉庫生產,先生產后銷售。海爾轉變成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即研發人員不是研發產品而是研發市場需求,而營銷人員需在產品不進倉庫的前提下找到用戶,因此要先銷售后生產,取消倉庫,全流程都必須圍著用戶個性化需求轉動才行。
??????? 內在驅動力來自全員與用戶的契約。海爾的每個員工都和用戶簽訂契約,這就變成整體內在驅動力,所有人都會自驅動,整個系統會圍繞用戶運轉。
??????? 管理有三個層次,最低的是管事,然后是管人,最高層次是管機制。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赫維茨所說,一個好的機制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參與約束,第二個是激勵相容約束。參與約束就是用機制驅動使人自愿參與,激勵相容的機制體現的是行為人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與企業實現集體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
??????? 第三,為什么設計戰略損益表?目標是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這意味著讓每個人成為主人,不被報表所左右,而是以戰略損益表為平臺,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和最大潛能。
??????? 成功的管理模式應該融合世界上的不同文化。我們正在嘗試慢慢走向世界。去年海爾兼并日本三洋家電之后,把“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推行過去,起初與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資不相容,但現在他們慢慢接受了,每個人都和公司簽訂明確的目標承諾契約。在歐美,我們當地的公司也在逐漸接受這個模式。
??????? 雖然前面的道路非常艱難,我們的創新理念堅定不移,我們的探索將一如既往。因為我們深知:只要找對路就不怕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