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11月25日訊(記者 弓迎春 高瞻)11月25日,“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在重慶舉行。本次論壇為期兩天,來自全國各地約120名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開放視野下政治文獻的翻譯與傳播。?
11月25日,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在重慶圣荷酒店舉行。[中國網 高瞻 攝]? |
???????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世界各國對中國發展模式、中國道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國家治理機制都表現出極大興趣,這方面的中國話語也因此日益受到關注。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為特點的“中國夢”的提出,更加引發了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中國政治話語體系的濃厚興趣。在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大背景下,有關對中國政治話語的理解、表達、傳播與接受的研究,更加引發國際社會的深度關切。
11月25日,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在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上進行主旨發言。[中國網 高瞻 攝] |
??????? “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對外傳播自己的聲音,講述自己的故事,建構自己的中國特色政治話語體系?!彼拇ㄍ鈬Z大學校長李克勇強調,“在對外話語體系闡釋與建構的過程中,翻譯與傳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兩大中心環節。”
??????? 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認為,在新形勢下,中央文獻翻譯的緊迫性與日俱增,如何將對中國理念、道路、方案以及中國未來發展的解說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則變得至關重要。
? |
11月25日,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克勇在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上致歡迎辭。[中國網 高瞻 攝]? |
??????? 他指出,由于傳播領域話語體系長期被西方主導,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誤解太多,甚至對中國提出不公正指責。“中央文獻翻譯要做到心中有讀者,一方面要保證忠實性,但也要強調英文的可讀性?!彼f。
??????? 黃友義強調,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誤解,是我國對外傳播事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 “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于2015年創辦,目前已經連續舉辦兩屆。該論壇為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們搭建了一個對話平臺來深度研討中央文獻翻譯和傳播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同時也為從事和關注中央文獻翻譯和傳播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交流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