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一條關于調整烏魯木齊市部分區(縣)風險等級的公告和恢復公共交通服務的通知占據了各大公眾號頭條,這意味著,在經歷了43天的“暫停”后,烏魯木齊終于按下了“播放”鍵!
打開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像撒歡的小馬似的,心情格外好!43天的堅守,換來疫情防控決定性勝利。我知道,這一刻,大家等的太久!以致于當領導告訴我們離開單位回家的日子不遠時,同事激動地流下眼淚!
如果說之前封閉隔離,大家還在抱怨、埋怨,當解封那一刻來臨時,我和大家一樣,興奮之余,多了幾分惆悵。開心的是:疫情終于被控制住,我們的努力堅守沒有白費。難過的是:再也沒有這樣一段日子,讓我們靜下來享受像老師、孩子一樣的假期。若不是疫情,平日里忙于生計的我們,被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壓的根本沒有時間休息。
記得小時候父母每天早出晚歸,忙碌于田間地頭,閑不下來,生怕誤了農時影響收成,而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總是會出其不意下點雨,父母就會說,今天只能在家休息,就當老天爺給我們放假了。想想疫情是不是也給了我們一個堂而皇之可以休息的理由?
封閉期間,我看到朋友圈各種抗疫的故事:有人居家全心陪伴家人,有人終于看完了許久以來想看卻沒看的書,有人在隔離點依然潛心研究課題,有人因為當志愿者和鄰里拉近了關系……就連我自己回想起和同事們一起過生日、大家相互理發、深夜一起加班探討交流的日子,也是無比懷念!
封閉居家讓我們收獲了親情、鄰里情和知識;單位辦公使我們作息規律,提升了業務水平,收獲了并肩作戰的戰友情。
還記得有一次刷抖音,看到一位賣玉的大姐,因封閉居家店鋪無法開門,為了生計,40歲的她鼓足勇氣開始直播,若不是疫情,也許她永遠只會守店,不會去探索電商之路……所以回想疫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雖然疫情擾亂了我們的生活,重創了經濟,但是回過頭看,封閉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被封閉的日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近有幾篇文章,在朋友圈廣為傳播,激起了不少人的“共鳴”,里面談到了政府管理的一些問題,雖客觀存在,但也不能以偏概全,社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完善的,疫情防控期間出臺的各項政策,雖有瑕疵,但換作你,你能做到嗎?
新疆醫療條件相比內地而言仍有差距,進出疆路途遙遠,一旦出現異常可能無法及時有效獲得治療,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專家也說了,此次烏魯木齊出現的病毒十分狡猾,很多都是無癥狀感染者,而且潛伏期很長!在不明自己是否感染時,還要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甚至流往其他地區,更是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如果不緊急暫停,后果不堪設想!
在這樣的現狀下,短短43天我們就穩住了疫情,現在看來,當時的封閉隔離措施是有效的、得當的!如果不是果斷封城,我們居家的日子就有可能不是43天,也有可能是76天,也可能更長!43天換來了全疆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健康,這離不開我們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配合,以及社區干部、志愿者、醫護人員的履職盡責和奉獻擔當!
回頭想想,曾經的抱怨和吐槽是多么的不理智、不客觀!你安好,我無恙,便是對所有的犧牲、辛苦與付出最好的慰藉和回報!
也有人說新疆不適合他們發展,表決心要離開。個人覺得如果覺得不適合,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沒有必要借著疫情大肆宣揚新疆的不好。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當思源,如果不愛可以離開,為何要傷害養育自己的故鄉?他鄉再好,終是過客!當然了,你要走,那是個人選擇,我也不做勸說。都說愛之深責之切,我相信大多數人心底里還是愛新疆的!
2020年,對烏魯木齊來說,是難忘的一年!疫情就是戰爭,和平年代經歷兩次疫情的新疆人民,一定會銘記這段歷史,倍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我想說,愿解封之后,我們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戴好口罩,少聚集,踐行自己隔離時的期許與承諾,健好身、讀好書、不做月光族,讓自己有抵御風險的能力!
我還想說,愿我們記住曾經給我們送過米面的鄰居,見面多一絲微笑,對社區干部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我還想說……
復工的號角已經吹響
無論我們經歷了什么
包括生離死別
都無法阻擋秋天的腳步
夏天終會過去
心存陽光
生活總會峰回路轉
如果說二月的疫情,讓武漢成為一座英雄的城市,那么此刻我想說:
烏魯木齊,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