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行文具有語言精煉、邏輯嚴謹的特征,是適合考試選用的文體。其所對應的閱讀理解題目難度較大,易于拉開考生檔次,便于上級學校分層次選拔人才。因此,目前,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不管是語文試卷還是英文試卷,科普文閱讀理解題目已經必不可少,且其數量和分值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尤其是五大重點人群之一的青少年科學素質,除了要重視研發與開展校內外科學教育項目外,更應該由家長、中小學生、教師與命題機構協同努力,齊抓共管,在中高考科普文閱讀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培育出青少年的科學精神與創新思維。
第一,家長引領做好科普文閱讀入門工作。家長可以從選擇購買科普科幻類小說與漫畫類科學書入手,培養中小學學生對科學類書籍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這類書籍中通過特別扣人心弦的情節嵌入科學原理知識,用呆萌可愛的漫畫形象溶解科學中最難懂的部分,借助小品文的筆調,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可以持續吸引青少年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擁有一顆聰敏靈活的大腦。
第二,青少年拓展自身科普文閱讀視野。目前,中高考試卷中的科普文一般為反映前沿科技成果或社會科學領域調查研究結果的語篇,分為說明文和新聞報道兩種類型,涵蓋科技發展、自然生態、人文地理、宇宙探索、人際溝通、科學人物等廣泛主題。語篇信源一般是國內外正規出版的書籍、報刊、期刊或網站,行文之中滲透出信源機構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青少年在日常閱讀積累時要拓展自身閱讀視野,通過各媒體途徑獲取題材豐富的內容語篇,形成“通過閱讀來理解并探索世界”的良好習慣。
第三,教師提升青少年科普文語篇理解能力。教師在帶領青少年學生進行科普文閱讀專項訓練時,要引導學生掌握科普文常用的定義法、例證法、數據法、比較法、詮釋法與引用法六種分析說明的方法,以及細節理解、推理判斷、主旨大意與文章標題四種文后題目類別。引領學生從語篇全局準確把握說明對象,理解分析說明的結構層次。不是把每道文后題目作為孤立的知識逐一向學生傳授,而是要幫助學生形成語篇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其思維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思維品質、人生態度與價值觀。
第四,命題機構盡早建立科普文專項語篇語料庫。中高考命題機構應該依托國內外正規出版的書籍、報刊、期刊或網站,選取當代鮮活的語言材料,參照中小學語文與英語課程標準規定的主題語境與話題范圍,結合各版本最新語文、英語教材相關內容,選擇高質量語篇,借助相關語料分析軟件,形成科普文專項語篇語料庫,為打造科普文閱讀理解專項題庫與開展系列科學教育活動奠定基礎,優化科學教育手段,為青少年學生的發展持續注入動力。
(文:陳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