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3日,首屆運河手工藝大會“手工十二時辰”技藝創制大賽分別在北京琺瑯廠賽區和紅劇場賽區順利完賽,共有94名來自北京工藝美術行業企業、專業院校、社會團體的選手組成24個團隊報名參賽,最終共有24個項目方案驗收合格提交大賽,成功進入專家評審環節。大賽頒獎典禮將于12月14日在天壇南門劇場舉行并正式公布大賽結果。
與以往常見的單純以手工技藝比拼為主的手工藝比賽不同,運河手工藝大會“手工十二時辰”技藝創制大賽是北京市首次采用工作坊形式舉辦的傳統手工藝類創制大賽,參賽選手分別來自手工藝界、創意設計、市場推廣等不同專業,他們組成跨界小組以項目團隊參加比賽,比賽內容是在24小時內集體創作完成一系列具有獨特的藝術創意,采用大運河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及首都中軸線文化元素,能代表傳統工藝特色,同時具有市場化前景的作品,并以完整項目方案的形式向大賽提交。
大賽共設縫紉巧藝類、金屬擺件類、泥塑彩繪類三個比賽項目。為促進大賽成果落地轉化,今年的比賽命題設定為“馬拉松吉祥物及衍生品”設計開發,優勝作品將有機會被北京城市副中心馬拉松選用,大賽也因此將成為首都文體產業和手工藝行業協同發展的一個全新示范,并對傳統手工藝行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針對本次比賽選手青年學生較多的特點,賽事還將賽場變成課堂,在賽前由導師對參賽選手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此外,本屆賽事還參照職業等級資格考試的標準設置筆試環節,按市場化運作模式設置“項目路演”環節,為青年選手未來進入職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演練機會。
本屆賽事采用評委評分制,為確保大賽的專業性和辦賽公平、公正,賽事組委會設置了嚴格的評審標準和程序,組成了由民盟中央文化委副主任、北京設計學會創始人、工業設計高級工程師宋慰祖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總裁判,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琺瑯廠總工藝師鐘連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劇裝廠原副廠長孫穎,吉兔坊品牌創始人胡鵬飛,北京化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周小儒教授,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張旗教授等專家學者組成的高級別專家委員會,負責參賽選手作品的點評打分工作。
12月3日是比賽的第二天,按照賽程計劃是“項目路演”日,各參賽團隊分別有十分鐘時間向專家評委“推銷”自己的項目方案,能否打動代表市場“買方”的專家們,直接關系團隊作品是否取得好的成績,因此成為兩個比賽日最為緊張、精彩的環節。
“琺瑯工藝獎牌及徽章”“鎮水獸京京”“上古神獸——龍獅”“騰騰”“廿廿”“齊龍咚與齊通強”“猗猗”等項目方案不僅作品創意新穎,設計完成度高,其路演方案也得到了評審專家的好評,有望成為本屆賽事獎牌的有力爭奪者。
大賽旨在打造工藝美術界展示、交流與合作平臺,搭建傳承和弘揚非遺技藝及老字號品牌文化的媒介,探索傳統手工技藝成果轉化新消費動能的路徑,通過激發廣大手工藝者的創新創造活力,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為我國傳統工藝事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大賽由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東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東城區商務局、東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東城區總工會、東城區融媒體中心指導,北京北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崇遠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設計學會、北京老字號協會聯合主辦,由北京設計學會、東城區商業聯合會、北京國藝源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豐臺區職業與成人教育集團非遺設計學院、三江美術學院北京教學實習基地為活動提供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