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這個看似遙遠卻又離我們很近的疾病,正在悄悄地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了解一下糖尿病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們來談談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出現了糖尿病的癥狀,比如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并且在任何時間測量靜脈血漿葡萄糖含量超過 200mg/dl(相當于 11.1mmol/L),或者空腹時靜脈血漿葡萄糖超過 140mg/dl(即 7.8mmol/L),就可以確診為糖尿病了。要是對檢查結果有疑問,還可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成年人需要口服 75g 葡萄糖,兒童則是每千克體重 1.75g,但總用量不超過 75g。如果在 OGTT 后的 2 小時內,血糖含量超過 200mg/dl(即 11.1mmol/L),也能確診為糖尿病。要是血糖含量在 140mg/dl(即 7.8mmol/L)至 200mg/dl(即 11.1mmol/L)之間,那就是糖耐量減退了,這時候也得注意管理血糖,防止進一步發展。
接下來,我們說說血糖監測的事兒。血糖監測可是很重要的,它能幫助我們了解血糖的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監測的時間段有很多,比如空腹血糖,就是隔夜禁食 8 - 12 小時之后與次日早餐前所測的血糖,不過要注意,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可不算哦。還有餐前血糖,能幫助我們觀察療效,指導用藥。餐后血糖是進餐后 2 小時的血糖值,這個有利于檢出高血糖。睡前血糖則反映了胰島 β 細胞對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對指導夜間或注射胰島素劑量很有幫助,可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另外,糖化血紅蛋白也不能忽視,它能評估長期血糖控制情況,反映過去 2 - 3 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血糖監測的頻率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如果情況穩定,每周測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 2 小時血糖,每兩周至三周再測全天的七個關鍵節點,也就是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時和睡前。要是血糖不穩定或者剛開始服藥,那就得每天測 4 次或更多次血糖了。
再說一說測量血糖的方法,這可關系到血糖測量的準確性。要定期對血糖儀進行校準,如果血糖監測結果和臨床癥狀或糖化血紅蛋白值差別很大,最好去醫院抽靜脈血測定血糖。測量血糖時,要用 75% 的酒精消毒皮膚,待干后再采血。采血的時候,選擇無名指指腹兩側最好,而且要溫柔適量。還要注意控制好血糖儀開機和采血的時間,等血糖儀出現滴血標記后再把血滴在試紙條上。
糖尿病的臨床癥狀有很多。典型癥狀就是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少。因為高血糖會導致體液滲透壓增高,所以會覺得口渴,喝很多水。血糖高了,超過腎臟重吸收能力,尿量就會增多。體內能量利用障礙,就會老是覺得餓,吃得多,但體重卻會下降。
除了這些典型癥狀,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癥狀,比如疲乏無力,因為糖代謝有障礙,能量供應不足。視力也可能會模糊,這是高血糖導致眼內液滲透壓改變引起的。傷口愈合會變得緩慢,因為血糖高會影響細胞功能。皮膚還會瘙癢,因為高血糖會導致皮膚干燥和真菌感染的風險增加。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感染頻發,因為免疫系統功能可能受損。
要是出現了并發癥,那就會有更多相關癥狀了。比如神經病變,可能會手腳麻木、疼痛,還可能會腹瀉、便秘。視網膜病變可能會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腎病變可能會讓尿中泡沫增多,腎功能減退。心血管病變可能會有胸悶、心悸、頭暈等癥狀。周圍血管病變可能會導致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非常重要。要控制總量,根據體重、活動量、年齡和性別等因素,制定合適的每日總能量攝入量。還要保證營養均衡,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健康脂肪和復雜碳水化合物,以及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要減少低糖攝入,少吃單糖和簡單糖,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GI)的食物,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具體來說,碳水化合物要選擇全谷物、高纖維食物,像糙米、全麥面包、燕麥等,限制白面包、白米、甜點和含糖飲料等高 GI 食物的攝入。蛋白質要選擇瘦肉、魚類、豆類和低脂乳制品等高質量蛋白質,控制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脂肪要限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少吃黃油、奶酪、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不飽和脂肪的攝入,比如橄欖油、堅果和魚類中的脂肪。每天至少要攝入 20 - 35 克膳食纖維,可以通過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類等食物來獲取。還要保持飲食規律,盡量每天在相同的時間進食,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幫助維持血糖穩定。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避免含糖飲料和高熱量飲料。減少食鹽攝入,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和高鹽食品。最好限制或避免飲酒,如果要喝,也要控制在適量范圍內。
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個體化的,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程、預期壽命、并發癥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總的來說,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代謝控制,達到控制標準并維持穩定,避免血糖、血壓過度波動和體重反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體能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還要預防嚴重的急性并發癥,比如酮癥酸中毒、高滲綜合征、乳酸性酸中毒。要延緩慢性并發癥的出現,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危害降到最低。在治療過程中,要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避免嚴重低血糖。
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飲食治療是基礎,要合理控制飲食。運動治療也很重要,適當運動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醫生會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血糖監測要定期進行,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健康教育也不能少,患者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掌握正確的治療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我們來聊聊糖尿病的預防。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還要定期體檢,及時發現糖尿病的早期跡象。對于高危人群,要更加注意血糖的變化。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精神壓力和焦慮,也有助于預防糖尿病。
希望大家通過了解這些知識,能更加重視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積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關注自己的血糖變化。讓我們共同努力,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中國外文局服務中心醫務室 許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