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見到了大師本人,感到非常榮幸和驚奇!”在洛陽這片充滿歷史底蘊的土地上,一場意義非凡的知識傳播之旅如火如荼地展開了。近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洛陽市人民政府、騰訊集團共同主辦的《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鄉村里的大師課”活動走進當地校園,宛如一場知識的甘霖,滋潤著鄉村孩子們求知若渴的心田。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初中場活動現場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小學場活動現場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活動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武向平,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徐星,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史家珍分別走進洛陽市伊濱區啟元初級中學、孟津區城關鎮中心小學,與1500余名青少年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交流之旅。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武向平授課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宇宙是什么?宇宙從哪里來?宇宙到哪里去?誰在決定宇宙的命運?”武向平院士以深入淺出的講解,帶領孩子們踏上了探索宇宙奧秘的神秘之旅,在宇宙演化的時空長河里,人類只是滄海一粟,顯得微不足道。然而,人類依靠智慧卻能洞悉宇宙萬物演化的規律,窺探宇宙每一個角落隱藏的奧秘,收集宇宙大爆炸火球散落的絢爛火焰,甚至預測宇宙未來的命運。孩子們個個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一個細節。“這讓我對科學有了新的認識!”啟元中學的崔馨宇同學興奮地分享著課堂上的收獲。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史家珍授課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史家珍理事則以洛陽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切入點,從古老的都城遺址到精美的文物古跡,講述了這些遺產背后所承載的厚重歷史。他還分享了考古發掘中的趣事,如考古過程中的意外發現、文物修復的艱辛與細致等,這些故事激發了孩子們對考古學的向往。初一學生王浩翔在聽完講座后表示:“我明白了龍門石窟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它是我們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徐星授課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霸王龍真的是最厲害的恐龍嗎?”徐星院士的恐龍課充滿了趣味與深度,讓線上線下的課堂都沸騰了。他講述了恐龍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在恐龍化石發現方面的卓越成就。從云南的楊鐘建院士在艱苦戰爭年代發現中國第一龍,到遼寧、河南、新疆、內蒙古等地的恐龍化石發現歷程,每一個故事都飽含著科學家們的堅持與努力。“冬天在遼寧的農村,我們住在簡陋的茅草屋里,睡在與灶相連的炕上,每天早上被煤灰嗆醒,但為了找到珍貴的化石,一切都是值得的。”
學生們舉手互動 [中國網 羊川歷 攝]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對科學研究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徐院士講得非常精彩,我長大后會認真學習這些知識,成為科學家,為祖國和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楊博睿同學一邊握拳,一邊堅定地說道。
對于此次活動,老師們也有著深刻的感悟。啟元中學的教師王悅認為,武院士帶領孩子們探尋宇宙,激發了他們內心探索科學的熱情。“從今天開始,許多孩子的追星對象將會是像院士一樣的科研人員。”
此次“鄉村里的大師課”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打破了地域與資源的限制,將頂級的知識資源送到了鄉村孩子們的身邊。它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儲備,更點燃了他們對科學探索、歷史研究等多方面的熱情。這不僅有助于提升鄉村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更在孩子們心中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激發了他們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動力。在這樣的活動持續推動下,孩子們將帶著對知識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在成長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成為鄉村振興乃至國家發展的新生力量。(羊川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