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以“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的2025北京平谷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討會在金海湖畔召開。
北京平谷召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討會。[平谷區宣傳部 供圖]
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北京市平谷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由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共同協辦,匯聚國家發展改革委、北京市、浙江省湖州市等政府代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5家科研院所,以及正大集團、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80余家企業、金融機構共計550余名嘉賓,共話生態文明、共商綠色發展、共謀美好未來。
研討會上,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發表致辭。他指出,近年來平谷區成功創建北京市首個國家森林城市,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入選北京市首個國家碳達峰試點,始終堅持生態立區,筑牢綠色基底,開展“一微克”攻堅行動,努力做到“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河道,不讓一滴出水不達標,不讓一處水體變壞”,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平谷,創新走出了以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閑新時尚為主的“高大尚”發展新路徑,。未來平谷區將繼續依托生態優勢,建設“高大尚”平谷,加速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平谷模式”,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的評估評價、儲備保護、交易轉化、激勵補償四大機制,深化與專家學者、科研機構、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破解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問題,打造“好風景催生新經濟,好生態轉化新發展”示范,讓生態產品供給地有發展,讓環境保護者真受益,讓綠水青山“底色”更濃、金山銀山“成色”更足,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實踐范例。
本次大會旨在堅定實施“生態大戰略”、推進“生態大保護”、抓好“生態大品牌”,爭做“兩山”理論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共同探索具有時代特色、首都特征、平谷特點的生態文明體系建設,不斷開辟“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新路徑,為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秘書長郭占強,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長鄭新友,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張路鵬依次發表致辭;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狄濤做主旨演講;區委副書記葛海斌宣布平谷區入選北京市首個國家碳達峰試點,發布《平谷區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平谷區與浙江省湖州市簽署《關于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