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上一個問題之后,學生仍然可能會有思路阻塞的現象。這是極其正常的。例如,在比較A和B的時候,說了一段支持A之后發現,再想不到支持A的例子,也想不到反對B的例子,反而想到幾個反對A的例子,甚至是支持B的例子。通常如果有A+或者B-,文章的布局是比較直接和簡單的。但問題就是只有A-和B+的時候,如何繼續支持A?
選擇繼續支持A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前面基調已定無法修改,亦可能所有論點比較一下,沒有任何一方有壓倒性優勢,支持A支持B都會遇到上述問題,即直接可用的論點不足。亦可能是作者主觀上就是想支持A即便例子一下想不全。
其解決方案無非有二。其一是開闊學生思路,確保他們能想到足夠多的分論點以供使用。這點可以通過萬能理由,破題方法,段落展開等等手段來達到。但我們仍需要從其它角度再提供備選方案。方案二就是,如何變廢為寶,如何黑白顛倒。換言之,批評你可否不說你的缺點,而改為抨擊你的優點?支持我是否可以不說我的優點,而轉為反駁我的劣勢?這樣理論上,無論你想到的論點是A+,A-,B+,B-,我們都可以用它們來支持任意一個觀點。這個原則我叫做“好壞正反說”,或者叫“有利原則”,即一切評價取決于評價者所站立場。
例如課上的一個例子是比較小說和電影,你更喜歡哪個。直接思維的結果是,我覺得小說有好處是比較方便,有一本書哪里都可以看。電影的優點是在家里看比較舒服,而且特效豐富比較精彩直觀。傳統上,我只能寫支持電影,中間寫兩段。但如果我偏偏喜歡小說。或者寫了一段小說方便后才發現沒得寫了。這個時候如何保住作文分數?甚至寫出一篇好文章?顛倒黑白即可。例如,有人說看電影舒服,可是那有啥好的?往家里一坐也不動彈,垃圾食品吃著,碳酸飲料喝著,不健康非常不好。另外有人說特效豐富好。好啥好?一點想象空間都沒有了,我就不喜歡那個女演員,為什么讓她來演小說里面的女一號?毀了我所有期望。我就覺得地下精靈世界是那樣的,為啥你拍出來這么不靠譜?你這不是強加給我我不喜歡的東西么?沒想象力的人才喜歡看電影。如法炮制,我們最終發現,相反論點是啥完全沒關系,我們可以把它們變化一下,用來支持任何我們想支持的觀點。
(來源:新東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