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于論證
A 論證方法
例證是第一推薦的論證方法。首先寫作文不像做數學題目:照著公理定律往下一步步推就行了。現實世界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寥寥無幾,用邏輯的方法推演往往會顯得文章說服力不強。其次,推理對語言的要求往往比敘事要高得多;又是在用英文寫作,犯錯誤的概率就更大了。再次,雖說字數不是最重要的,帶一定的字數對于想拿高分的同學還是非常必要的;而從字數上來考慮,例證要占優勢。
B 所舉例子一定要能充分證明論點
這一點在上面也反復提到過,這里再強調一遍,因為例子不好不恰當幾乎是每篇文章都有的問題。我覺得大家還是有些懶:只是在空喊沒有例子可用,卻沒有實際行動去找。再者,例子是很個性化的東西,大家都用一樣的例子,又有什么意思?還有一點:不一定非要用眾所周知的例子,也不一定非得投老外的口味,用外國的例子。只要是發生在身邊的事且又能證明論點的,拿來用就是。考場上實在想不起來就編一個(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平時練筆時不推薦)!
C 要注意論據與論點之間的承接和遞進
這一點也是造成文章微觀上邏輯不好的重要原因。往往是這樣一種情況:大體上看總論點分論點結尾很明確清楚,可一到具體的每一段,就感覺跟在論點之后的論據來得很突兀,只是論點—論據—結尾,缺少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在論點和論據之間加一些適當的分析性語言過渡一下;在論點和每一段的結論之間也分析或遞進一下。
5、再次提醒
先用自己最熟悉的詞語句型把想要表達的意思講清楚再說其他的。
大多數人離熟練運用英語的境界還很遠,可又想通過長句難句來加重自己的砝碼。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造出來的句子很多不地道,讀著非常別扭;甚至就是病句。
我改文章很多時候覺著自己就像剛開始做GRE閱讀時的情景:挺仔細地讀下來,可并沒抓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兩個原因:
1. 就是上面所說的,別扭的長句使人讀著郁悶,不知所言。
2. 文章沒有適當的論據支持,所以就重復論點;或是把能用一句話說清楚的東西變成一段。也許上新東方時教作文的老師會說廢話是必不可少的,但就算說廢話是迫不得已,也要很有技術才行:比如加工一下變成遞進關系;拆開來分兩個方面講等等。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不贊成講廢話。不要總是把字數放第一位。注意:你是在用英文寫作!寫得多錯的也多,這對于大多數人簡直是一定的。洋洋灑灑寫了六百多字最后由于跑題或是邏輯混亂語法錯誤連篇得很低分數的情況屢見不鮮。我見過兩篇范文,一篇五段,每段兩句話,分別是總論點,三個分論點還有結尾,3.5分;另一篇寫了老長,可是詞不達意,邏輯混亂,還跑題,只有三分。當然,這個例子不是很有代表性,也不是要求大家寫只有論點而沒有論據的200字文章,但從中我們還是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根據上面的幾個問題,大概提出一套方案:
1. 準確理解題目,明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最最基本的任務;
2. 根據論點尋找相應的合適論據;
3. 照這樣的標準寫幾篇,首先做到不偏題并讓別人能夠準確理解你的意思;
4. 提高一:嘗試不同的邏輯結構。受一種潛在的錯誤觀點——客觀全面就是正反都要論述——之害,大家的文章都一個樣:死板膚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短短幾百字怎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不是每個論題都適合正反論述。完全同意或反對,層層遞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發現原因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等等都是可以嘗試的。不過不同的題目對應不同的結構,具體怎么運用要作者自己去分析。
5. 提高二:不斷積累,提高語言水平。長句是由抄開始的,詞匯短語的運用也是同樣。多看范文,多看網友的總結,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多實踐,水平自然會有提高的。注意,這一階段不是在完成以上四點后才開始的,而是要從動手準備作文的第一天就開始,到最后考完為止。
6. 提高三:在做到以上5點后,其實拿個不錯的分數已經很有把握了。可是這時很多人的時間還是不夠用,要么是打字太慢,要么是思考的速度跟不上。沒有辦法,只有硬上!打字不行其實好辦,發發狠練個幾天自然就好了;思考速度跟不上就把自己置于一個極端的環境中強迫自己思考:比如說可以用平時自己不知道怎么下手的題目來做模考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強迫自己思考。這招經我的實踐證明挺管用。
7. 提高四:妥協。這在準備作文的后期是很關鍵的一點。很多時候寫不出來不是因為沒的可寫,而是自己想出來的東西不能令自己滿意所以就接著冥思苦想。其實沒有完美的事情,作文也是一樣。在考場上更是如此;能在規定時間寫完并檢查一遍就很不錯了。想到的東西只要恰當合適直接寫就是,不要去想太多。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