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來看,這個結論和前提的因果關系到底有什么邏輯問題。這又是一個讀題目能力的考察,一定要仔細啊!
前提:Doctors have long suspected that secondary infections may keep some patients from healing quickly after severe muscle strain.
結論:Therefore, all patients who are diagnosed with muscle strain would be well advised to take antibiotics as part of their treatment.
是否發(fā)現,單單這2句話,比那一段實驗還要有多話說?
secondary infections may:一個僅僅是may 的事情,居然推廣到都會發(fā)生,顯然錯了;
some—>all:一些病人推廣到所有病人,顯然也錯了;
severe muscle strain 和一般的muscle strain 病人能同等對待么?只有嚴重肌肉損傷的人中才有某些人可能發(fā)生再次感染,沒有說任何關于所有肌肉損傷病人的信息。
由此,一下就至少3個攻擊點。怎么攻擊,不用我說了,這個你們很熟悉。但是在這里,我必須要再次強調為什么要先攻擊這個地方。這個是西方的習慣,先攻擊最重要的邏輯問題。
為什么這個比2個病患組的例子更重要?病患組的例子你再怎么攻擊,最多也就是能說“這些證據,并不能表明【前提】是一定存在的”,那也就等于說,【前提】還是有可能存在的。你最后的攻擊無非就是“一個不一定確實存在的【前提】,不能推導到那樣的結論”。而我攻擊前提和結論這個邏輯層面,我就能說,即便【前提】是完全正確的,我也不能得到那樣的結論。所以,要先攻擊這個邏輯關系。
這個地方說的有點繞,希望大家仔細想下。
那這3個點攻擊完了,這個主邏輯層次攻擊完了。怎么著至少攻擊了2段了吧?如果你愿意此刻已經攻擊了3段了。
接著是什么?接著才是那2個病患組的攻擊,也就是攻擊他的前提了。想怎么攻擊就怎么攻擊。
但是不知道你們發(fā)現了沒有,不管你怎么攻擊這個證據,頂多也就是個information too vague,沒有能重傷這個文章、讓人們都懷疑文章內容的效果。而我們最開始的攻擊,相對于前者,可以說就是招招致命,讓人足夠懷疑了。
所以,大家要分清楚,攻擊是有主次的;攻擊不同的邏輯層次產生的效力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要覺得什么地方好寫,就多寫;什么錯誤先出現就先寫。很有可能最后出現的錯誤才是最致命的錯誤。
同時也請大家注意讀題目,先要把題目句子間的邏輯順序搞清了,前提和結論都好好的仔細讀。總會有收獲的。
(來源:寄托家園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