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混合泳比賽中。 |
16歲的葉詩文給世界泳壇帶來的巨大沖擊仍在延續。繼破世界紀錄成績奪取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冠軍之后,葉詩文31日又以破奧運紀錄的表現,奪取了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項目的金牌。
然而,她在400米混合泳決賽中,最后50米自由泳沖刺階段游出的28.93秒,仍然是最受外界爭議的話題。因為這個成績,比男子400米混合泳冠軍羅切特還要快0.17秒。年輕的葉詩文為什么能夠游這么快?是什么讓中國泳軍在倫敦奧運會上異軍突起?
直接原因調整泳姿成“秘密武器”
跨欄名將劉翔的“八步改七步”,讓他在北京奧運會的傷退之后重新獲得了提升成績的巨大空間。而在葉詩文的身上,也有著相同的故事。除了大手大腳的先天優勢之外,通過科學的手段調整泳姿,成為了葉詩文奪冠的“秘密武器”。
據中國代表團保障團隊成員韓照歧透露,葉詩文之前在個別泳姿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她有一個比賽中的壞習慣,那就是晃動頭部。科研人員經過精密分析后得出結論,這直接影響了她在水中的速度。和劉翔的“改步”一樣,要讓葉詩文改變這個已經養成多年的習慣,肯定也會有著一個痛苦的過程。“這肯定會對她的成績產生影響。但如果頭部不晃動,又很難發力”,韓照歧說。
在日常訓練中,科研團隊會對葉詩文每天的訓練強度和身體機能進行評估,最終得出相應結論,再與教練進行溝通。最后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嘗試改進技術環節。
經歷了改技術最初的一段艱難階段之后,葉詩文苦盡甘來,成績得到大幅度提高。這也成為了她在倫敦奧運會上奉獻驚艷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間接原因經濟崛起助力海外訓練
被葉詩文擊敗的澳大利亞名將賴斯曾在北京奧運會拿到過三枚金牌,她認為葉詩文等中國泳將師從澳大利亞教練的經歷,對他們提供了重要的幫助。比如知名教練丹尼斯·科特雷爾,他讓孫楊成為了男子400米自由泳的王者以及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國,對于游泳項目的巨額投資成為了中國游泳取得成功的另外一部分原因。在海外接受訓練,不但能夠讓中國運動員接觸到更加先進的訓練方式,還教會了他們在游泳之外的生活,反過來又讓他們尋找到了游泳中的樂趣。女子100米蝶泳銀牌獲得者陸瀅賽后接受采訪時的表述,已經足以讓人感受到新一代中國游泳運動員與過去的區別。
丹尼斯認為,中國運動員在感覺強度很大之后,能夠很快恢復,然后繼續練,并且訓練水平越來越高,能夠適應越來越大的訓練強度。中國游泳在國外訓練中,應該說已經找到了訓練最佳負荷并且結合歐美特色的比賽能力的訓練方式。
另外一位受聘于中國泳協的外教伍德表示,中國女運動員注重于保持自己的體型,這也是她們成功的秘訣之一,“我見過的中國女孩子當中,沒有一個人的體重會增加。”他還指出,葉詩文的力量與體重比相當好,這也成為了她在400米個人混合泳最后50米游得比羅切特還快的原因之一。
深層原因“119計劃”著眼將來
葉詩文的出現,自然也得益于中國體育界的重點培養。不為人知的是,中國體育早在悉尼奧運之后就已經制定了針對游泳、田徑和水上三個大項的奧運備戰“119計劃”。之所以叫做“119計劃”,是因為這三個奧運會金牌大戶項目的金牌總數加起來一共有119枚。
目前,中國游泳隊不但已經擁有了世界頂尖的團隊,更在梯隊建設方面卓有成效。在打破以四年全運周期為選拔標準的體制之后,中國游泳隊年齡梯隊的建設已經初步成型。據中國游泳隊領隊許琦介紹,北京奧運會后至今,中國游泳隊已經組織過6次全國范圍內的青少年集訓,每次都有100到200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參加。
從選材方式來看,中國隊也注意向國際趨勢靠攏。現在,中國男運動員從身高上已和歐美運動員非常相近。而在訓練與比賽關系的把握,對關鍵環節的處理能力,中國教練也是大大提高。以孫楊1500米自由泳為例,每100米如何分配體力、達到多少速度都能夠做到如鐘表一般準確。中國運動員比賽成功率由以往的30%,已經提高到了如今的70%以上。
中國游泳隊主帥幺正杰透露稱,中國游泳不但在倫敦奧運會上有人可用,甚至為2016年、2020年奧運會都已經做好了準備。1988年奧運會100米蛙泳冠軍穆爾豪斯認為:“中國有足夠的人口基礎,只要他們訓練一波又一波的孩子,就能夠找到非常有天賦而又刻苦的孩子,就有可能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邁克爾·菲爾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