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正式開始學習翻譯到現在,不過兩年時間。作為一個年輕的翻譯愛好者,我對翻譯這門讓人時而絕望時而又充滿希望的藝術,有著自己最真實的經歷與感悟。在此想借本文與所有翻譯新手共勉。
關于英漢互譯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各種派別觀點層出不窮,讓后來者眼花繚亂,卻又無從選擇。其實從英譯漢的角度來說,究其本質,過程無非就兩個步驟:1、準確理解英文原文;2、用地道的中文表達原文的含義。
如何準確理解英文原文
我們先來談談第一個步驟,如何準確理解英文原文——這一點說白了就是考驗譯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說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或詞組,譯者尚且能夠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解決的話,那么英語中繁復多樣的句式往往就不是一本字典可以打發的了。尤其在閱讀文學性較強的英語作品時,作者行云流水般的筆觸通常都是借助豐富多變的句型來表現的。這些英語作品與我們日常教科書本中選取的文章相比,往往來得更為艱深難懂。怎么辦?惟一的辦法就是從頭做起:
1、確保自己在學校中或是培訓班上接觸到的一切閱讀材料都能夠完全透徹地理解。
千萬不要小瞧學校老師為你選擇的閱讀教材,或許它們所觸及的話題不是非常新鮮前衛,或許它們涵蓋的內容與你的興趣愛好相悖。但是,它們卻能在不經意間為你打下閱讀基礎的堅實棟梁。
2、在學有余力的基礎上,可以選擇一些英語課外讀物來擴充自己的閱讀量。
對具體英語讀物的選擇其實還是有些講究的。比如,有些學生對文學類作品很感興趣,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在一開始就該選擇那些厚得像磚塊一樣的原版名著來閱讀,因為這樣做無異于“自殺”。究其原因,僅其中的生詞就足以使閱讀者信心全無。那么,那些有中英文對照的版本是否能稱為上佳之選呢?答案依然為否。因為這極易激發讀者的惰性,尤其對閱讀量有限的讀者來說更是如此。
對此我的建議是,選擇那些名著的縮寫本,并且是配有詳細注釋的版本。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往往很難定位陌生的詞組或表達。比如說有這樣一句話:He said that I was way out of that girl's league. 初次見到這個表達的人可能以為只要查到league的中文意思問題就解決了,他們無法立刻意識到,A be out of B's league是一個完整的詞組表達式,其含義是:A君配不上B君;而句中的way一詞,也不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道路”或者“方式、方法”的意思,而應解釋為“遠遠地”或是“過于”。所以,全句的正確理解應為:他說我壓根兒就配不上那個女孩子。如果讀者選擇讀物的時候能夠找到有類似這樣配以注釋的版本,閱讀起來就既不會因為生詞過多而灰心,同時又能夠逐漸培養定位詞組的語感了。
3、將新鮮或新學的詞組記錄在筆記本上,并連同該詞組出現的句子一起寫下,以供隨時重溫。
有時候,僅寫下詞組對我們的記憶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忘記其含義。即使當初在一旁寫下了中文意思,時間一長就會忘記應如何使用它了。這時如果為該詞組提供背景環境,不但能夠加深我們對它的記憶,也可以為日后模仿成句提供現成例子。
對英語原文的準確理解是英譯漢的第一步。形象說來,這一步就像是“踩點”,一定要踩得準、踩得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為下一步轉換成中文打好基礎。
|